
首先說正極材料產量,就要說正極材料的2015年的產量,如下表格:
2015年正極材料 | 產量(萬噸) |
鈷酸鋰 | 3.32 |
錳酸鋰 | 0.7 |
磷酸鐵鋰 | 3.58 |
三元材料 | 3.05 |
總計 | 10.65 |
首先說正極材料產量,就要說正極材料的2016年的產量,如下表格:
2016年正極材料 | 產量(萬噸) | 增長 |
鈷酸鋰 | 3.49 | 5.12% |
錳酸鋰 | 1.8 | 157.14% |
磷酸鐵鋰 | 5.7 | 59.22% |
三元材料 | 5.43 | 78.03% |
總計 | 16.42 | 54.18% |
首先說正極材料產量,就要說正極材料的2017年的產量,如下表格:
2017年正極材料 | 產量(萬噸) | 增長 |
鈷酸鋰 | 4.5 | 28.94% |
錳酸鋰 | 2.1 | 16.67% |
磷酸鐵鋰 | 5.8 | 1.75% |
三元材料 | 8.6 | 58.38% |
總計 | 21 | 27.89% |
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極材料在2015年為10.65萬噸,到了2016年就增加到了16.42萬噸,到了2017年就已經增加到了21萬噸,按照這種速度,在2018年預計可以達到24萬噸的節奏。但實際上增長會更高。不過也可以從數據上看出,正極材料有放緩之勢。
其次錳酸鋰增長放緩,開始2015年錳酸鋰產量在0.7萬噸,到了2016年產量就增加到2.1萬噸,是這幾年中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增長達到157%,再到2017年,隨著三元材料的增長,錳酸鋰增長放緩。僅僅增長16.67,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未來錳酸鋰將在近幾年不會成為產品趨勢。
再次三元材料從2015年3.05萬噸,到2016年,增長達到78。03%,到2017年達到58.38%,是目前常見的正極材料的唯一兩年內都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長的產品,也是未最具象征性的產品之一,由于三元材料在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的基礎上,三元材料在2018年必定為成為后起之秀。

1: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電子產品的集中地,生產電子產品占據世界生產的50%,一半的市場份額,這個份額也迫使我們使用更多的在新的技術,新的能源,新的材料進行突破,尤其是正極材料方面的突破,這個也是為什么正極材料在未來幾年之內有一些重要的投資原因之一。
2:汽車的需求增長,尤其是乘用車的增長勢頭,以中國,英國,德國都有要求,減少原油車輛的生產,要求新能源車輛加緊布局,這個也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動力鋰電池的增長打了強有力的一針,讓以中國為首的汽車行業迅猛增長。
3:高端3C市場的增長,小型的動力型產品需求旺盛,如剃須刀,手機,平板,筆記本等3C產品需求強烈,也是拉動正極材料增長不可或缺的因數之一。
4:正極材料品質的提高也是正極材料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正極材料的品質提高,尤其在安全方面的品質得到了提升,國外出口的鋰電池品質也上升一個等級,最后一連串的反應就是正極材料越來越收出口歡迎。尤其是以國外鈷酸鋰的減產,中國三元材料的增加,正好可以彌補缺失。

預計在2018年正極材料還會進一步的增長,增長力度將在19%左右,將達到25萬噸,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減緩。但是三元正極材料卻還是可以保證在50%的增長速度上。
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的政策扶持要求,首先,國家對新能源單體能量密度需要在2020年達到300Wh/kg,系統能量密度需要達到260Wh/kg,在2025年單體能量密度需要達到400Wh/kg,系統能量密度需要達到350W/kg。
另外正極材料中三元正極材料NCM622,NCM811,NCA等趨于成熟,這些高鎳產品,能量密度會隨著高鎳而隨之增加。所以未來是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會比較有優勢。
最后在成本上,顧名思義,三元材料主要的礦產如錳鹽,鈷鹽,鎳鹽等價格一直上漲顯著,尤其是以鈷鹽為例,基本需要在國外進口,而且鈷鹽目前在國外大多掌握在少數財團手中,價格也被炒高,從16萬/噸一直漲價到60萬元/噸,這個漲幅也是很少有能就接受的。